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国际 >

将近95%的在华企业表示愿意开展SDG项目

2021-12-23 10:14:45    来源:国际商报

在华企业目前执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情况如何?在双碳目标下,在华企业在寻求自身的低碳发展道路上采取了哪些行动?在日前举行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Re:Think 2021“城市创新与零碳未来”会议上,一份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普华永道中国及中国国际商会共同发起和完成的《2021在华企业与可持续发展基线调研》报告为我们揭开了答案。

今年报告题为《走向零碳:在华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报告称,有将95%的在华企业表示愿意开展SDG项目,和去年的数字相比,增加了5%,有超过55.6%的受访企业已经以不同方式公开披露了他们正在进行的或者已经开展的SDG的项目。有80%以上的受访企业已经认识到“双碳”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已经在开展低碳的项目。

同时,报告也发现企业在寻求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

认识和参与可持续发展

报告反映中国企业对SDG认识稳步上升,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表示愿意开展SDG相关项目。对此,中国国际商会多边合作部部长孙晓认为,中国企业其实一直在做可持续发展的事情,只是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了解并不太多。他认为中国企业愿意开展SDG项目有三个原因。一是政策导向。顺势而为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机遇,逆势而为则可能会被时代淘汰。二是企业社会责任感正在提升。特别是新冠疫情让大家认识到,人类社会必须要和自然和谐共存,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三是市场认可。可持续发展虽然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意识提升了,市场是可以为这些成本买单的,同时企业发展也可以获得新的增长点。孙晓说:“他们觉得这个账算起来是值得的,所以企业会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于如何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认为,企业什么时候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当他们明白了SDG报告对企业的价值时就会发布,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达能中国饮料可持续发展总监古陶分享了消费者对SDG的认知。她认为,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践行低碳发展;另一方面,他们还不愿意为低碳行为付出额外的代价,即使是在商品的价格上做一些调整。

在践行可持续发展方面,微软公司一直走在企业的前列,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分享了微软的前瞻视角和实践。韦青认为,对于可持续发展,其实大家的认知基本是相同的,主要差别在于经验。目前对于碳排放,全球还没有达成一个共识。“众所周知,文明的进步包括企业的进步,共识的产生包括语言、标准、评估等。”韦青说,“当进入一个新时代,大家需要重新建立起一种标准,但是制定标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在该标准下不断优化标准,而这需要我们亲自下水去试试看,这不是光靠听靠学,或者靠跟随能够做到的。”

韦青认为,不止是中国企业,全球各地的企业,包括政府、个人,应该不要只是惯去跟进,而是要努力地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这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脱碳”的挑战

报告指出企业在落实SDG面临的挑战,一是缺乏顶层战略,中国很多企业只是听说但还不了解“双碳”目标下,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什么;二是缺乏所需的知识和资源来开展SDG评估。企业缺乏相关人才储备,需要组建相关团队,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大企业一定要有可持续发展观,就像现在很多大企业一定要有合规观一样;三是加强多方合作,企业不能单打独斗,不能“好酒不怕巷子深”,全球的问题要联合同行业、同链条、同理念的企业,提出解决方案。

对于企业如何应对在“双碳”目标下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韦青介绍了微软的经验。微软在12年前已经实现了碳中和,对于如何执行可持续发展,韦青认为微软一开始是不懂的,所以不会冒然去做顶层设计。“第一步是学,因为我们要认识到时代变了,即使是公司的最高层也要学。2009年我们聘请的首席可持续发展官跟我们交流时特别感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很多公司都在裁员,而我们却在招人。我当时只是觉得绿色发展的趋势来了,只是我不懂,需要请专业的人来研究,成立了这个部门,才有所谓的顶层建设,然后再去实施。”韦青说,“当我们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其实我们应对信息时代的所有能力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企业是否能在信息时代占据位置,是探索顶层设计的前提保证。”

关于人才问题,24.3%的受访企业表示面临专业团队缺乏相关职位的挑战,朱旭峰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培养人才。清华大学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有SDG双学位这样的项目,专门培养SDG国际化的人才。今年9月份,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和SDG研究院不一样,囊括了全校所有和碳有关的专业。可以说碳中和是清华大学传统工科专业的春天。朱旭峰认为,当前首要的问题是缺少低碳转型技术人才。(何诗霏)

关键词: 在华企业 SDG项目 城市创新 零碳未来

相关阅读